味噌酱和大酱有区别吗?
味噌和大酱都类似我们的豆瓣酱,原料都用黄豆。但是大酱基本上就是黄豆做的,更咸更粗一点,里面还有很多碎豆瓣。
味噌就很细腻了,除了用豆来做,原料里还有米、麦等成份,种类很多,在日本一般是用来冲汤喝的,味道上更淡一点。味噌汤可以全素,但是韩国酱汤多半要加肉和辣椒什么的一起煮。
国产大酱基本上跟韩国大酱差不多,但是和日式味噌还是有差别的。
大酱和味噌是同一种东西吗?
味噌也叫日式大豆酱,但跟我们国内常说的大酱、豆瓣酱、面酱并不是同一种东西。
从主要原料来看,味噌的主要原料是大豆、大米,而国内的酱产品主要原料是大豆、面粉;
从制曲及发酵工艺来看,味噌使用大米制曲,曲料加蒸煮粉碎后大豆和精制盐混匀后发酵;而国内的酱产品使用大豆和面粉制曲,曲料加盐水发酵而成;
两者在口感上还是有些不同的~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味增和黄豆酱的区别?
区别是味道不一样
味噌不是黄豆酱,黄豆酱和豆瓣酱也不一样。
味噌(みそ),是以黄豆为主原料,加入盐及不同的种麴发酵而成。在日本,味噌是最受欢迎的调味料,它既可以做成汤品,又能与肉类烹煮成菜。
黄豆酱是用黄豆炒熟磨碎后发酵而制成。黄酱有浓郁的酱香和酯香,咸甜适口,用于醮、焖、蒸、炒、拌等各种烹调方式,也可佐餐、净食等。
区别在于制作工艺和使用范围
1制作工艺:
味噌主要是将黄豆用开水泡涨后去皮、发酵,再加入辣椒、香料倒进坛中放置而成
黄豆酱则是用黄豆炒熟磨碎后发酵制成。在使用上,
2适用范围:
味噌主要用于煲汤时调味,多用于日料,有补中益气、健脾利湿的功效。
黄豆酱则可以用来烹制各种菜肴,带有浓郁的酱香与酯香。
中国大酱与纳豆有什么区别?
纳豆,起源于中国古代,由黄豆通过纳豆菌发酵制成的制品,具有黏性,气味较臭,味道微甜,不仅有黄豆的营养价值,富含维生素k2,提高蛋白质的消化收率,更重要的是发酵过程产生了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溶解体内纤维蛋白及其他调节生理机能的保健作用。现在日本挺流行。
中国的大酱最早是满族的美食,以东北黄豆酱为主,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纯黄豆发酵而成,另一种是提前发酵好的酱引子配上黄豆制成。两种酱却适合蘸生蔬菜或作为炒菜的配料。中国大酱和纳豆是两种不同的食品。
做酿造大酱用的是米曲霉菌,做日本纳豆用的是纳豆枯草杆菌。米曲霉菌分泌蛋白酶可以酶解大豆蛋白。纳豆枯草杆菌的粘稠菌体含纳豆激酶具有溶解血栓,降低血粘度的作用。
豆豉中也生长枯草杆菌但不是分离培养的单纯菌种是自然环境中存在的。
东北大酱等大酱用的自然发酵的酱块子的内部也生长枯草杆菌。也有很多其它杂菌生长。
日本大酱制作方法?
做法:
1. 洗黄豆,将坏的黄豆拣出来。然后泡5个小时。(应该在2月底3月初开始做)
2. 把黄豆煮熟,烀黄豆的大约要两三个小时,需要文火。要经常翻锅,注意不要煮糊了,我是开锅煮。
3. 1个小时后,满屋子的豆香,尝了几颗豆子真是好吃,索性就盛出一碗黄豆放些切碎的葱花,酱油,香油,虾皮搬匀后享用。吃了一碗又一碗,打住,这样下去就做不成大酱了。
4. 然后搅碎,也不是特别的碎其中还有好多半颗的豆瓣。我买了一个搅碎器,搅啊搅,搅啊搅,整个晚上我和豆子把所有的豆子都搅碎了
5. 将搅碎的豆子放入一个四方形的盒子,这个盒子是用来装蛋糕的。用力的压豆子,然后将盒子翻扣,慢慢得让豆子滑出来 。
6. 将四方体的酱块子用刀切成四分,手里少粘些水,将酱块子的四面压平整。
7. 酱块子晚上放到荫凉的地方,如放在地下室。白天放到阳光下面晒,要把每个面都晒干成一层壳,其实中间还是软的。
(然后,要等到5月份下酱,还得出去找酱缸,做酱耙子,买纱布)
8. 用纸包上放一段时间,不要用报纸。
9.(阳历5月15 )是下酱的日子,这个季节在端午左右,雨季之前,稳中有升的温度才能保证大酱里的毛霉菌正常而快速地发酵。把晒好的酱表面(有毛是正常的)洗干净,然后弄成小块。
10. 准备一个坛子,先放水,后放盐,搅拌均匀,我们老家的规矩是1斤酱块子半斤盐,盐少了不行,会坏掉。
11. 用细纱布盖上放在阳光下(这样酱才会发酵)。
12. 需要每天用酱耙子(就是一根木棒下面订了一块板)每天捣(一定要),把沫子盛出来丢掉,每天弄酱会变的很细。
13. 等酱发了就可以吃了,一搬在6月份就可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