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陕西武功县人爱吃旗花面?
感谢信任,感谢邀请!先纠正一下,不是武功县人爱吃,而是陕西人或者整个北方人爱吃。从本质上来说,把旗花面定义成汤食更恰当一些。“汤多面少”是其特点,主料为鸡蛋打碎搅匀,摊成薄饼,切成小旗状,***的小旗子漂在汤中非常可爱,再配以黄花,鲜嫩韭黄韭菜,还有人往里边拌点细碎木耳,这样,黄绿,黑伴以清澈明亮的汤汁,非常清爽可口。冻得簌簌发抖时,来上一碗,吃碗面,喝完汤,头顶直冒热气,好一个舒坦!
谢谢邀请,因为我们中国的美食啊。无论在哪个地方。各地的风味不同。再加上各人的口味不同。每一个地方都有很多很好的口味,有的面风味特色,又有独特的好料。这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嘛。谢谢!
旗花面也叫汤汤面,是因汤上漂的鸡蛋饼切成旗子形而得名。旗花面是武功县一道美食,是逢年过节招待佳宾必吃的面食,做时讲究汤煎油汪醋出头哨子香,它是用大红公鸡煮的汤,用鸡肉丝.黄花.海带等炒制成哨子,把葱白切碎撒在汤上,用纯菜油浇在汤上面,佐料调味,由于汤上漂着***的鸡蛋饼和白色的葱花***的菜油,吃起来既有鸡汤的鲜美又有菜油的香味,色味俱佳。
旗花面,在当地也叫汤汤面,每逢过年家家都会吃,已经成为了一种习俗,它是家的味道,妈妈的味道。汤是用的是鸡汤,上面飘的是葱花和切成菱形的鸡蛋饼,臊子是用海带、黄花、鸡肉炒的。一碗面条大约一口就能吃完,味道极其鲜美。让吃过的人都回味无穷。
旗花面也有叫奇花面,因为做的时候会将其需要的鸡蛋花、葱花、面片等都切成平行四边行像个旗子一样,所以被称为“旗花面”,是一道陕西武功县的传统特色面食,很受当地人喜爱。在当地大家一般都用旗花面来招待贵客,也是每到年节***日,当地人一定会做的一道面食。旗花面的历史悠久,相传在明朝末年时期,皇帝的一位妃子久病不愈,病情时好时坏,一直不想进食。于是皇帝广招天下名厨,一位武功镇的小伙子因误会揭下皇榜,做了一碗酸汤“七花面”,之后这位妃子胃口大开,皇帝心情大悦留下这道美味起名为“旗花面”。旗花面是当地妇女当做待客的“硬菜”,许多来武功旅游的人都要吃一碗旗花面的。 传统旗花面的制作方法都很讲究,概括起来就是“汪、煎、清、稀、细、软、工”。这其中“汪”指的是就是油汪汪,做出来的汤要香;“煎”是陕西话,意思是要热,出来的汤要是稍微烫的感觉,不能是凉下来的;“清”指得是整个汤色要清亮;“稀”直接就是说汤多面少,最好一口能吃完的,所以有些人也把旗花面叫做一口香;“细”说的是制作工艺,要精工细做,慢工出细活;“软”就是要面片软和,煮好的面片不能太硬;“工”是最后一道程序,就是指面上桌的时候造型要好看。
至于题主问的武功人为什么爱吃旗花面,一是当地的特色面食,二是陕西人爱吃面,顿顿都少不了面。而且不只是武功人爱吃旗花面,陕西大多数人也都挺喜欢吃的。一碗冒着热气的旗花面,汤汁酸爽,面条筋光,还没上桌就被香气吸引,想想都有些饿了。
武功旗花面臊子做法?
旗花面的做法: 主料:面粉70g、鸡蛋2个、油菜1棵、海带丝40g、豆腐70g、黄花干6g、木耳6g、小葱2棵、韭菜10根、西红柿1个 辅料:花生油适量、胡椒粉适量、香醋2匙、盐适量、香油适量 步骤
1.木耳、海带、黄花干泡发后清洗干净切丝,黄花干切断。西红柿切块,韭菜切段,豆腐切丁。鸡蛋一个打散后,用平底锅摊成蛋皮后切菱形,小葱切葱花碎。
2.一个鸡蛋打入面粉里,加一点盐揉成光滑的硬性的面团。面团饧10分钟,饧面团的时间可以做其它的材料。
3.先来炒臊子:炒锅烧热后倒入适量的油,放一点葱花爆香,下入黄花干翻炒几下。
4.放入海带丝,木耳翻炒片刻,最后下入豆腐翻炒均匀,加入五香粉,盐调味后出锅盛碗中备用。
武功镇旗花面汤汁的正宗做法?
用料
旗花面 160g,鸡腿 2只,金针菇 150克,鸡蛋 2个,紫薯 小半个,南瓜 1小截,木耳 4朵,豆皮 1/4张,白玉菇 1小把,红萝卜 小半根,菜苔 1小把,海藻 1小把,香菜 1根,小葱 1根,大葱 半根,食用油 1勺,胡椒粉 1勺,盐 1勺熟芝麻 1小把
做法步骤
1、用鸡腿先煮煮个鸡汤
2、煮鸡汤期间准备好食材按季节***买时蔬或按自己喜欢的就好
3、摊蛋饼切菱形块然后开始炒臊子
4、煮面,放入臊子后再放绿色蔬菜,用盐再调个味
5、盛入汤碗后,再撒上小葱、香菜和熟芝麻
食材:面粉600克、葱丝30克、姜丝20克、鸡肉丝60克、海带丝60克、黄花60克、冬笋90克。
做法:
1.切臊子菜。主要配菜有葱丝,姜丝,鸡肉丝,海带丝,黄花,冬笋等,切完后炒臊子菜,掌握火候,达到色味俱佳,另外,还要做漂汤菜,如切好葱花,摊鸡蛋饼;
2.要提前靠汤,把白条鸡、猪骨头在水中熬煮,再配加大料调汤,主要汤料有菜油,香油,盐、醋、胡椒粉、味精等。
3.将煮好的面条加入臊子菜,再浇汤。